【祝福您,老师】是守“沪”者 更是“守护者”

——记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刘琴教授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张婷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3564

受访者供图党委宣传部

自2005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与华理结缘的17年里,刘琴从一名“青椒”成长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与荣誉和收获相伴的,是她燃烧的青春和才智,是她挥洒的辛劳和汗水,是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如磐初心,是她科研报国、勇攀高峰的执着坚守。

作为党员干部,刘琴在上海疫情发生后挺身而出,奔赴抗疫一线,是抗击疫情的专业守“沪”者;作为高校教师,她以育人为根本,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守护者”,先后为生物医药产业培养和输送了近60名优秀人才;作为科研工作者,她扎根病原细菌治病机制及疫苗创制领域,和团队先后研发两代“鱼疫苗”,是百姓餐桌安全的“守护者”。


做最美“逆行者”,用专业守“沪”

“确认守‘沪’!”在上海市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关键时刻,刘琴主动请缨,带领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抗疫志愿者服务队,用专业知识为上海疫情防控贡献华理力量。

虽然远在宝山,任务繁重,但是刘琴依旧没有落下学院的工作和学生的指导。她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项任务,教学任务、社会责任两手抓。作为志愿者队伍的带队人,她关心学生志愿者的身心健康,在忙碌的工作中为大家加油打气,是队伍的精神支柱。她的肩上扛了许多重担,但是她依旧走得昂首挺胸。

随着华理第二批抗疫志愿者的到来,刘琴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已经达到了108人。他们坚守岗位46天,为上海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力量。

带着志愿者队伍胜利返校的那一天,刘琴卸下肩上的重担,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还没来得及休整,刘琴就接到了学校领导下达的新命令:承担上海市教委的任务,组织建设高校PCR检测实验室。

一个月内要在华理建成一个高标准的PCR实验室,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兰卫气膜实验室的抗疫经历,使刘琴跟兰卫医学检测公司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华理PCR检测实验室建设得到了公司大力支持。三百多万的现金和实物捐赠,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采购人员以及净化设计人员的通力配合,兰卫公司用实际行动向华理在紧急关头给予的志愿者支援表达了真诚的感谢。如今PCR实验室已经顺利建成,已经完成了上海市临检中心的现场验收。

疫情终将散去,但这段特殊经历,留给刘琴的却是沉甸甸的收获与记忆。


矢志传道授业,尽显师者担当

“人生得导师如此,幸甚至哉。”提起自己的导师刘琴,青年教师阳大海充满了骄傲。

当年冲着刘琴“年轻,有冲劲”,阳大海报考了她的研究生,从硕士、博士到留校任教并成长为“优青”,一路走来,无论是导师身份还是同事身份,刘老师一直以无与伦比的韧劲和担当默默地做着他的强大后盾。“正是她的担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要努力成长。”

图片说明:居中为张元兴、右二为刘琴、左二为阳大海

这名学生眼中的“宝藏导师”,是如何炼成的?刘琴坦言,自己深受导师张元兴教授的影响。师从张元兴读博士期间,她不仅学到了专业技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以及勇于担当、坦荡无私的人生态度。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刘琴更加注重方式方法,除对学术、研究方面要求严格之外,还会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每当有新同学进到课题组,她都会与之促膝长谈,了解学生对生物专业领域的认知度,沟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了解学生情况后,刘琴就结合组内不同的研究方向,尽可能地按照学生的兴趣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分配课题。

不仅是对研究生尽心尽力,对本科生的培养,刘琴同样是尽显园丁本色,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刘琴认为,大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因此,她一直努力实践“案例教学”的理念。比如,上“代谢途径工程”课时,她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系统整理新老文献中的经典案例,依托一个个鲜活案例构建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将经典基础知识点与前沿动态知识点互相融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互动中将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思想和科学理念播种到学生心中。

这样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很多未选修的同学也慕名前来“蹭课”。这其中,就有不少同学因为喜欢她的课,而选择报考她的研究生,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刘琴还经常做客“生工讲坛”“通海讲堂”,面向本科生开设学术讲座。为了激发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兴趣,大一学生刚入校,刘琴就主动到奉贤校区送上“兴趣催化剂”——面向新生开设训练营,围绕生物医药的发展和前沿技术成果进行介绍。在上课、开设讲座之余,刘琴每年坚持指导学生团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指导2到4名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

三尺讲台,是智慧与激情的碰撞;言传身教,是为人师者的殷切期盼。任教17年,刘琴已为生物医药产业培养和输送了近60位优秀人才,其中,国家“优青”1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高校教授及企业技术骨干等30余名。


研发“绿色”鱼疫苗,守护餐桌安全

刘琴团队在海洋动物疫苗方面研究,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让学名为“大菱鲆”的多宝鱼,“打打针”“泡泡澡”就可以告别病害的侵袭,为老百姓的餐桌安全提供安全保障。

早在2000年,导师张元兴教授就下定决心,希望从源头入手,通过研发鱼类疫苗从根源上解决鱼类药物残留问题。自此,刘琴跟着团队踏上了这条在未知领域探索的勇者之路。

2006年,团队分离鉴定出高致病性菌株EIB202,之后的5年,又成功解析了EIBAV1菌株,这一系列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然而,刘琴却陷入了发展的瓶颈。是停留在疫苗的实验室研究阶段,以开发新技术、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为主;还是迎难而上,攻克我国海洋动物疫苗产品开发的技术瓶颈,打通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之路。经过几番思考,刘老师勇敢地选择了后者。

为了试验疫苗效果,刘琴和团队成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轮流在多地海水养殖企业蹲点开展现场试验。疫苗生产需要在专业生物制药企业定点开展。他们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疫苗的生产与注册申报。鱼类疫苗的药证审批没有先例可循,刘琴便与政府监管部门、行业专家进行反复的咨询和讨论,逐步建立了适合鱼类疫苗特点的质量检验方案。

前期良好的基础让疫苗产品研发更加顺畅,2016年,“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获得国家新兽药一类注册证书,这是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菌疫苗,也是世界首支获政府许可的针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鱼用疫苗。2019年,新研发的大菱鲆鳗弧菌基因工程活疫苗再获农业部批准为新兽药,成为国际首例此类鱼类相关的基因工程活疫苗。

就这样,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刘琴和团队在海洋鱼类疫苗的研发上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打通了产业化链条,并逐步实现鱼类疫苗产业链的布局。刘琴还牵头组建了国内首个水产疫苗产业化开发平台——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年,该工程中心的首个海水鱼疫苗示范基地落户山东威海,标志着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正式步入免疫防控新时代。

10余年来,刘琴和张元兴教授带领团队在病原细菌治病机制及疫苗创制领域深耕细作,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获中国授权专利12项、疫苗临床批件3项、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2项。她本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在Immunity、Cell Host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Pathogens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

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面对未来的道路,刘琴内心坚定而明朗:“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仍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做一名有担当、有作为、有情怀的教师!”

发布时间:2022-09-19
(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