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报》让化工更智慧更绿色更安全

记一支守护绿色“智造”未来的教师团队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颜维琦 潘聪聪   |摄影:   |编辑:   |浏览量:19

在华东理工大学,有这样一支“藏龙卧虎、技艺精湛”的团队——牵头承担了信息领域首个依托高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项技术国际领先;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等各类项目近200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20余件,为企业新增销售额1700余亿元、利税100余亿元;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400余篇,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认可;指导学生获得包括“挑战杯”全国竞赛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励共计30余项、培养的研究生在国际权威期刊IFAC/IEEE汇刊以及化工三大刊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

这就是由杜文莉教授领衔的“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教师团队”,于2022年2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团队传续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培育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研发让企业深感“振奋、神奇”的技术,引领流程工业数字化转型,彰显“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风采。

矢志报国的践行者

“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教师团队”起源于1958年国内率先创建的化工自动控制专业,团队自成立起就与我国流程工业尤其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石油化工总与污染相联系,让老百姓谈“化”色变。如何能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能守护住青山绿水?石化工业智能化是途径之一。锚定这个目标,团队成员接力前行。

“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就一定要做好。”在钱锋院士、杜文莉教授的带领下,这支老中青梯队人才相益互补的高水平研究团队,继承蒋慰孙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创新发展、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坚持发展化工自动化特色与优势,面向石化与化工过程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需求,聚焦工业过程复杂特性描述与建模、过程控制与系统集成优化等应用基础理论方法与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形成了乙烯、炼油、精对苯二甲酸、芳烃、苯乙烯等工业过程系列自主产权技术和软件,为实现我国流程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流程智造的引领者

“一定要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十几年来,团队一直在做一件事:让化工更智慧、更绿色、更安全。

团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靠着“泡”在生产一线的积累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乙烯裂解炉炉群负荷优化配置技术、大型炼油过程智能优化关键技术、炼化一体化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水泥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关键技术被鉴定委员会评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进入国际领先行列”,PTA装置全流程优化运行技术被同行专家评定为国内首创;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海螺集团等30余家大型企业。

情系教坛的耕耘者

对教师而言,课堂是舞台,更是阵地。

“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要务”,是杜文莉及其团队的工作坐标。

钱锋院士每年为新入职教师作师德师风专题报告,持续十年为本科新生亲授“自动化专业概论”课程,主讲的“开学第一课”已成为历年华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标配”。华理首届“张江树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侍洪波教授,尽管肩负信息学院党委书记的担子,十多年来仍坚持每学年授课不少于100学时,用心用情讲好每一节课,打造了一门门育人“成色”十足的“金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自控原理”等。

原文来源: 徐汇报  |  发表时间:2022-09-19  | 作者:颜维琦 潘聪聪
原文链接: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