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教学科研并重,立德与育人并重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张炯强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   |浏览量:236

“传承与创新结合,教学与科研并举,立德与育人并重”,华东理工大学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创新教育团队就是这样一支特色鲜明的中青年高水平教学团队,他们来自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实验化学的教学第一线。

教授深耕教学一线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学。”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刘洪来已在华理化学学院工作了30多年,虽然在界面科学和分子热力学基础研究领域早就享誉中外,但从1985年工作至今,他一直坚守在本科教学第一线,每年都为本科生上课96个学时,每周都花费两整天时间在离市区40公里的奉贤校区为本科生上课。他所任教的“物理化学”被学生戏称为“魔鬼”课程,但他却做到了教学方法适当、结构合理、内容适度,让课堂不仅有抬头率,更有了点头率。

有刘洪来这样一位“队长”引领,团队也始终元气满满——

彭昌军曾一年完成了192学时的本科课堂教学任务,特别擅长激发学生“兴奋点”的他,让知识在快乐的气氛中钻入学生脑子;张文清负责了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以精细平和的教学态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她创造并享受着“和学生在一起”的学习氛围……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团队成员的付出在学生们闪着星星的眼睛里得到了回应。

团队经过多年积累,目前已拥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慕课课程。

优良教学传统代代传

优秀源于传承,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胡英、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担任顾问,国家教学名师黑恩成教授带教。胡英与黑恩成两位前辈之间的传帮带佳话和师者美德,在团队内被坚定地传承并实践着。

“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像刘老师一样的师者。”华理青年教师、特聘研究员练成曾因一场讲座与刘洪来结缘,从大三至攻读博士,一路成长都得其悉心栽培。留校任教后,他又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教师的蜕变。练成说:“刘老师的指引和点拨,让我不仅很快站稳了讲台,还找到了可以深耕的学术方向。”练成获得了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扬帆计划”以及“博新计划”等人才称号。

教学与科研比翼齐飞

“科研与教学一起抓,两个拳头都要硬”,已是团队根深蒂固的观念。

多年坚持从事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彭昌军,不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研究体会融进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研互动。例如,在讲授电解质溶液时,将离子液体、双子表面活性剂等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他指导的大学生创新与实践活动及毕业环节课题,大部分出自他所承担的科研项目。

“重教学”以固其本,“强科研”以成其高。团队成员张文清老师介绍,团队在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坚持将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进行转化和移植,坚持将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带入课堂、引入实验室。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物理化学》第六版中,团队结合科学研究最新前沿知识,增加了涉及环境、材料、能源和纳米科学的实例,如反渗透、量子纠缠、密度泛函理论、基组、粗粒化等。同时,团队还从科研成果中提炼特色专业实验30余个,目前已有15个特色实验项目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赋能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团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什么是科研?如何做科研……4年前,对这些问题还懵懵懂懂的程锦,现已是化学学院的一名硕博连读研究生,主攻方向为非平衡态统计热力学,所负责的“电化学过程模拟系统软件开发”项目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正在申报专利1项。大二时,因为对物理化学比较感兴趣,他参加了刘洪来指导的“大创”项目,最终论文刊发于《化工学报》,由此打开了他的科研视野。他感慨道:“从实验选材到步骤设计,以及最后的公式推导与计算,真没想到刘老师会手把手地教我们,还在奉贤校区为我们提供了一间独立的实验室,同时还帮我们解决了药品采购与实验设备的问题。”

除此之外,团队成员经常面向社区开展各项活动,常年为附近的中学提供支持,协助中学完成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张文清负责的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率领学院的10余位知名教授,每年指导120余名高中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徐首红老师领衔与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为中小学生科创活动提供服务,每年接受上海市世外中学学生前来开展科研活动,每年两次为社区中小学生开设化学系列知识讲座,带领小朋友进行趣味化学小实验、小竞赛等活动,给孩子播下渴求知识、探索未来的种子。

得益于共研、共享、共进的团队协作机制,团队成员先后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人才计划;荣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重点宣传典型、“宝钢优秀教师奖”和首届“海湾杯”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源于热爱,始于情怀,忠于教育。“把课程教好,把学生带好,把科研做好,多出成果,就是我们团队最大的愿望。”刘洪来的话真诚而朴实,却道出了团队的师者初心。

原文来源: 新民网  |  发表时间:2021-10-07  | 作者:张炯强
原文链接: http://newsxmwb.xinmin.cn/kejiao/2021/10/07/32039564.html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