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未来技术论坛暨华东理工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稿件来源:资环学院   |作者:资环学院   |摄影:资环学院   |编辑:   |浏览量:3269

资环学院

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9月12日-13日,由华东理工大学与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绿色技术银行管理中心)、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共同主办的“碳中和未来技术论坛暨华东理工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成立大会”及“绿色工程前沿论坛”在上海举行,包括18位院士在内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以“碳中和:共同的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 办未来技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科学技术部徐南平院士,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绿色技术银行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二级巡视员、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郑广宏(绿色技术银行建设领导小组秘书处成员),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绿色技术银行管理中心)主任王震,我校党委书记杜慧芳,校长轩福贞,副校长王慧锋、朱为宏,以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论坛。

轩福贞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院士和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他表示,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的成立,不仅是华东理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更是学校聚焦高质量发展科技前沿、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划部署。学校将以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的成立为契机,加快培养低碳行业专业人才,持续推进能源化工领域科技创新,为我国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专业支撑和技术储备。

轩福贞校长致辞

王震代表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作为主办方之一致欢迎辞。他介绍绿色技术银行作为中国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绿色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探索,由科技部与上海市政府会商决定在上海先行先试。同时,他表示非常期待与华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能源和环境绿色低碳技术的转移转化与示范应用。

王震主任致辞

随后徐南平、张全、杜慧芳、轩福贞共同为“华东理工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成立揭牌,与会的院士及嘉宾代表一起上台见证并合影留念。论坛开幕式由王慧锋主持,朱为宏介绍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情况。

按照规划,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以引领科技发展和打造人才高地为核心目标,将瞄准碳中和领域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激发校内相关团队活力,形成碳中和合力,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同时,培育碳中和领域国家级优秀人才,强化碳中和领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华东理工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成立

王慧锋副校长主持论坛开幕式

朱为宏副校长介绍“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情况

碳中和未来技术论坛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绿色技术银行高峰论坛”响应“双碳”战略的特设环节,邀请徐南平、曹湘洪、石碧、周守为、刘文清、贺克斌、蒋剑春、贺泓、孙丽丽等9位院士,分别以“碳中和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炼油及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四川大学资源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与油气产业发展的思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大气环境探测技术发展机遇”“碳中和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双碳’背景下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技术的机遇与挑战”“柴油机/车排放碳中和之路”“数字工程新模式推动石化技术新发展”等为主题进行大会报告,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聚焦高质量发展科技前沿,通过科教联动,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服务国家碳中和战略。

9位院士作论坛主题报告

9月12日下午的“碳中和院士圆桌会议”围绕“碳中和未来技术及教育”主题,邀请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们开展了深入研讨。圆桌研讨会由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和我校涂善东院士共同主持,以“未来已来”短片开场引出核心论题,众院士专家从人才、教学、产教融合等方面对未来学院发展积极讨论,明确指出本土教育培养与国外的差异性,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要百花齐放,加强碳中和未来技术系统性方案设计,要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为驱动核心,以更包容的心态迎接“双碳”背景下技术变革。技术创新,教育先行。未来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要不拘一格,融合多学科与交叉学科全面工程教育理念,完善保障未来技术学院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传统硬学科领域的适度软化,稳固强化教育-研究-创新知识三角间平衡,从战略、系统、辩证性思维出发,找寻未来技术及人才发展的钥匙,支持我国经济发展从传统资源依赖向技术依赖转型,实现碳中和未来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在9月13日召开的“绿色工程前沿论坛”上,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在薛群基院士致辞后,大家围绕“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进行了研讨。包括李永舫院士的“n-型聚合物受体和全聚合物太阳电池”、李小年教授的“工业催化—融通化学与化工”、白志山教授的“纤维强化分离技术及应用”等在内的14个学术报告,既体现了化工、材料、能源发展的前沿方向,例如太阳能电池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氢能绿色转化等,也包含了化工领域的主体方向和基础研究,例如催化、分离、表界面现象和过程强化,还有环境化工的前沿或重要领域,例如可降解高分子、大气环境健康、核反应废水处理等。

发布时间:2021-09-14
(0)
相关新闻